
在六西格玛培训项目执行过程中,必须小心以下三点:
一、用数据说话(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是六西格玛培训项目的基础,只有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才能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收集数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客观性:数据的收集必须基于客观事实,不能带有主观偏见或利益关系。
可比性:如果需要比较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或不同条件下的数据,必须确保数据具有可比性,例如采用相同的测量单位、时间段等。
时间性:数据的收集必须及时,以便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同时,如果数据存在时间序列关系,也需要注意时间的影响因素。
例如,某公司针对某台设备的工作时间进行了数据收集。除了正常的工作时间外,还记录了非正常工作时间。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发现哪些工作是浪费时间的,哪些工作是不良品返修等非正常工作。从而为改进提供依据。
二、处理数据。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以便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通常可把数据按以下集中标志分类:
按时间区分:可以根据时间进行分类,例如年、季、月、日、班次等。
按地点区分: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或部门进行分类。
按症状区分:可以根据缺陷的种类、特性、状态等进行分类。
按作业区分: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线、设备、操作者等进行分类。
例如,某汽车总装车间七月份的质量缺陷统计数据可以分为缺陷项目调查表和排列图两种方式进行处理。通过缺陷项目调查表可以清晰地看出各种缺陷发生的次数和比例,而排列图则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出主要的缺陷项目和次要的项目。这些数据经过分类处理后,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改进措施的落实与追踪。发现了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后,关键在于将这些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并对其进行持续追踪以确保改进效果的持久性。以下是一些落实改进措施的方法: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具体的目标、计划时间表、责任人等。
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改进措施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改进过程并提供意见和建议,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对改进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优化改进措施。
在六西格玛培训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和落实措施的持久性。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改进措施的落实与追踪,可以实现企业流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